栏目

行业动态

祝贺本机构三名老师评为江苏省产品质量鉴定专家

祝贺!本机构三名老师评为江苏省产品质量鉴定专家!

一、产品质量鉴定是什么?

是指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指定的鉴定组织单位,根据申请人的委托要求,组织专家对质量争议的产品进行调查、分析、判定,出具质量鉴定报告的过程。产品质量鉴定行业的现有团体标准为《产品质量鉴定通用程序规范》。

二、产品质量鉴定特征

只有省级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可以接受质量鉴定申请,质量鉴定对象通常是针对有质量争议的产品。产品状况若是已经磨损、损坏、失去使用性能的,因此将鉴定产品的内在质量状况与合同或产品标准要求比较,不能说明产品的质量问题是什么原因、由谁造成的。质量鉴定的技术工作由质量鉴定组织单位组织技术专家进行,由专家组对产品进行调查、分析、判定,出具质量鉴定报告。





产品质量鉴定”是指鉴定组织单位组织鉴定专家,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争议产品的质量专门性问题进行调查、分析、鉴别、判断,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。产品质量鉴定既包括诉讼活动中由法院委托的鉴定,也包括诉讼活动之外,由行政执法机关、处理产品质量纠纷的有关社会团体、产品质量争议的当事人等主体委托的鉴定。
笔者近期处理了多起涉及产品质量纠纷的案件。通常这类案件中,设备的买方或定作方以设备存在质量问题为由,要求退还设备给卖方或承揽方,并退还已付货款。这类案件的核心在于买方/定作方需要举证证明设备存在重大质量问题,而非局部的瑕疵,因此往往需要借助专业的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,判定设备是否符合合同约定,满足购买设备的合同目的。

一、鉴定适用的范围

产品质量鉴定适用于法官通过现有证据、现场勘验等方式无法查明的专门性事实问题,而该事实属于案件的审理焦点问题。此类纠纷,当事人可以就待查明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向人民法院申请鉴定。

法释〔2019〕19号第三十条规定:“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认为待证事实需要通过鉴定意见证明的,应当向当事人释明,并指定提出鉴定申请的期间。符合《**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〉的解释》第九十六条**款规定情形的,人民法院应当依职权委托鉴定。”

二、鉴定程序的启动

除涉及环境污染公益诉讼、涉及国家利益、公共利益等少数情形外,司法鉴定都是由案件当事人主动申请,原则上法院不会依职权主动委托司法鉴定。对于产品质量鉴定申请,当事人原则上需要在举证期限内申请,经法院主动释明鉴定的,则是在法院指定的期限内申请。

《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》第121条规定:“当事人申请鉴定,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。”
《**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》第31条规定:“当事人申请鉴定,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间内提出,并预交鉴定费用。逾期不提出申请或者不预交鉴定费用的,视为放弃申请。”


三、鉴定事项


鉴定事项可以包括实际交付产品是否符合合同的约定,产品能否正常使用(正常开机并连续稳定运行),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、企业标准等。鉴定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,来确定鉴定的事项。对于当事人未申请,但是可能影响设备使用的项目,鉴定机构一般不会主动检测。因此,当事人在申请鉴定时,需要熟悉相关产品的标准,以免遗漏鉴定事项。

四、鉴定的受理

当事人申请鉴定之后,法院会根据具体的情况,决定是否受理。通常法院考虑的因素主要有:一、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;二、是否有相关的鉴定标准;三、设备是否具备鉴定的客观情况。

(一)合同的履行情况
产品质量鉴定中,买受人方往往主张设备存在质量问题,不合格、三无产品等,并申请鉴定。法院会根据合同的实际情况,考虑是否同意鉴定。常见的考量因素包括:合同是否约定了质量异议期、质保期,争议一方是否在合理期限内提出有效的质量异议,双方是否对设备进行过验收,申请鉴定时设备是否已经过了质保期,设备交付后是否实际实际用于生产等。


(二)是否有相关的鉴定标准
产品质量鉴定,需要对实际交付的产品质量与某一标准进行比对,才能出具鉴定意见。因此,如果双方合同对于产品的参数没有明确约定(如产能、功率,设备所生产的产品的技术要求),则需要有相关的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作为比对的依据。在上述标准均缺乏的情况下,即使法院委托了鉴定机构,鉴定机构也会以不具备鉴定条件为由而退鉴。

【案例】(2017)浙05民申90号
原审随机选定的鉴定机构浙江方正校准有限公司于2016年6月7日书面通知原审法院“因自粘线PVC、CCAD、规格为0.33/0.63的电镀铜包铝没有氧化性能的相关标准,无法对氧化性能作出评判。因此该项目不具备鉴定条件,我公司决定不予受理,并将该案的卷宗等资料退还法院”。

(三)是否符合鉴定的客观条件
在分析合同履行情况和研究了相关标准后,两方面条件符合的情况下,法院可能会做出委托鉴定决定。但是最终鉴定能否进行,还要看客观情况。结合笔者的办案实践,有以下方面值得关注:1.产品的交付时的初始状态是否可识别的;2.产品交付后,保管的情况;3.产品交付后,是否经过变更,是否有更换主体组成;4.产品当前的保存状态是否较为完好的;5.其他可能影响产品不能实施鉴定的客观条件。

此外,对于鉴定机构而言,存在以下情形的,鉴定机构不予受理委托:
1.鉴定项目超出鉴定组织单位范围的;2.受科学技术限制,鉴定委托要求超出现有专业能力和技术条件的;3.产品不具备鉴定条件的;4.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的。


五、鉴定的依据


通常包含以下几大类:1.双方的合同约定、技术协议、包含设备清单的合同附件、产品说明书、样件、相关标准、技术法规等;2.国家、行业、团体、区域联盟发布的标准,企业标准;3.质量要求不明确,按照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;无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的,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。
通常对于鉴定的依据,由当事人向法院主动提交,并经法庭质证后,才能采纳作为鉴定依据。

法〔2020〕202号第四条规定:“未经法庭质证的材料(包括补充材料),不得作为鉴定材料。当事人无法联系、公告送达或当事人放弃质证的,鉴定材料应当经合议庭确认。”

六、鉴定前的准备工作

在正式进行产品质量鉴定之前,会给予产品的供方一定的时间以对设备进行相关的维护。包括如焊接断裂的部位、更换已经损坏的零配件、更换易损件等。但是在此期间的维护工作,不得对设备的整体进行改造,也不得对设备软件系统进行升级,以保证设备的基本同一性。




七、现场勘验

现场勘验包括静态勘验、动态勘验、现场试验等。现场勘验应当制作勘验记录,并经各方当事人或其代理人签字确认。现场勘验应当首先由争议双方对勘验对象进行确认,如争议一方提出鉴定对象存在维修或者更换部件的情况,则鉴定机构需组织各方会谈、制作笔录,并征询委托人的意见后,决定是否继续进行鉴定。
现场静态勘验主要是对设备安装状态、使用状态、连接方式、维护保养状况、设备外观尺寸、铭牌等进行勘察记录。动态勘验和开机试验时,需要明确开机的环境、工具、原料配比、操作人员等,形成鉴定方案,方案应当经争议各方和鉴定专家确认。


八、鉴定意见书的异议

根据《证据规定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:“人民法院收到鉴定书后,应当及时将副本送交当事人。当事人对鉴定书的内容有异议的,应当在人民法院规定期限内以书面方式提出。对于当事人的异议,人民法院应当要求鉴定人作出解释、说明或者补充。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,可以要求鉴定人对当事人未提出异议的内容进行解释、说明或者补充。”


人民法院在收到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书后,会将鉴定意见书副本送交当事人,并给出一定的异议期限。当事人对鉴定意见书有异议的,需在法院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书面的异议书。如果需要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询的,还需要向法院申请鉴定人出庭,并缴纳费用。对鉴定意见书的异议,一般从鉴定机构、鉴定人、鉴定的程序、鉴定的方法等方面提出异议。


对鉴定意见书的异议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:一、鉴定机构是否在产品质量鉴定行业协会备案,鉴定的事项是否超出鉴定产品的范围;二、鉴定人是否具备合法资质,是否具有相关行业的高级职称,资格证书是否超期,鉴定事项符合鉴定人执业类别并具有相关专业技术或职称,是否有依法回避的情形等;三、鉴定程序是否合法。鉴定机构的挑选是否通知当事人到场,鉴定的依据是否经过法庭质证,是否有三名鉴定人,送检材料是否来源不明;四、鉴定过程和方法是否符合相关专业的规范要求。




九、鉴定意见书的质证

鉴定意见书是《民事诉讼法》规定的八种证据类型之一,因此,鉴定意见书的采纳需要经当事人各方质证,由法院审查后决定是否采信。在鉴定意见书出具后,通常法院会安排时间另行开庭,组织当事人对鉴定意见书发表意见。当事人对鉴定意见书有异议的,可以申请专家辅助人出庭,对鉴定意见书进行质证。


当事人对鉴定意见书的质证,除了上文介绍的对鉴定意见书的异议要点,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质证:鉴定意见书是否具备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36条规定的内容,是否根据《民法典》第511条、第615条、第616条审查鉴定依据,是否根据《计量法》第22条审查样品检测等。


此外,当事人申请专家辅助人出庭的,由专家辅助人就鉴定的方法、检材、仪器等技术性问题,提出专门的质证意见。《民事诉讼法》第79条、《民事诉讼法解释》第122条、《民事诉讼证据规定》第83条规定均规定了当事人可以申请专家辅助人出庭。

十、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

对于鉴定意见书中,鉴定的事项不完整或者存在不确定性表述、明显瑕疵等情况的,当事人可以申请补充鉴定。此外,根据《证据规定》第14条,存在以下情况之一,当事人可以申请重新鉴定:

(一)鉴定人不具备相应资格的;

(二)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;

(三)鉴定意见明显依据不足的;

(四)鉴定意见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。

对鉴定意见的瑕疵,可以通过补正、补充鉴定或者补充质证、重新质证等方法解决的,人民法院不予准许重新鉴定的申请。


友情链接:
服务热线:13827426965/18788801013

Copyright 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. 深翔认证服务(安徽)有限公司

备案号:皖ICP备2023017064号

技术支持:书生营销